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又是一年丰收季,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九月,在赤城县镇宁堡乡水泉村一望无际的田野上,沉甸甸的谷穗和红彤彤的芸豆承载着乡亲们一年收获的希望,广阔的田野里到处都呈现着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正与村民一起抢收农作物,帮忙解决秋收期间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助力村民丰产丰收。
一年的收成好坏,与粮食的产量、品质有着直接的关系,而秋收管理正是抓好粮食品质的关键环节。为充分发挥派出单位职责,助力帮扶村秋收工作,张家口开放大学于9月2日组织市农业农村局专家深入到帮扶村,开展秋收管理现场研讨交流活动,党委书记杨汝明、副校长黄永亮、纪委书记高海琴和专家们一起研讨交流,为帮扶村做好秋收管理“问政把脉”、献计献策。
现场交流研讨会上,水泉村村书记李殿军和驻村工作队就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与专家们进行了探讨,提前研判秋收形势,早行动、早部署。市农业农村局专家徐东旭、高华山、李鑫娥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现场指导,实地查看谷子、芸豆成熟情况、旱涝及霜冻情况、机械使用情况等,向农民传授作物秋收技术,充分做好秋收管理工作,确保秋收作物颗粒归仓。据悉,专家共提供技术支持谷子420亩,芸豆260亩。
村书记李殿军说:“我们水泉村以往都是种植玉米、土豆,自从开放大学工作队来了以后,对产业调整,也逐步向这个红芸豆、谷子发展,今年我们村红芸豆和谷子种植面积将近700亩地。平均一亩地的收入都在1000块钱左右。而且水泉村由于老龄化严重,在工作队来了以后,春种时给我们购买籽种、地膜,秋收的时候又帮着收粮食,工作队来了以后对我们村这个农业生产的帮助非常大,我们都非常感谢他们。”
田间地头是农民的“工作间”,融入这里就是融入农民生活,解决了这里的问题就能解开农民心头的“疙瘩”。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解忧愁,不仅帮助群众顺利完成秋收,确保一年的劳动果实颗粒归仓,解决了群众眼前的难题,还进一步拉近了我们与群众的关系,赢得了他们的认可、支持和肯定,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
供稿:组宣部 驻村工作队
编辑:张鹏飞
审核:黄永亮 高海琴